哪些政策在2017上半年扮演了重要角色?-杏耀平台代理
不论是饲料行业还是养殖行业,决策层提出的各项政策提案都是影响市场以及引导行业的风向标。那么,2017上半年又有哪些政策被提及而影响饲料行业呢?
【中央一号文件】
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关种植和养殖方面的提案备受关注。对于养殖行业来说,一号文件提出的生猪产区限养禁养、兽药监管、畜禽粪便处理以及家庭农场等方面与养猪企业及散养户息息相关,特别是环保禁养限养规定的升级,令更多散养户退出养殖业。对于种植业来说,一号文件对玉米市场的影响较大。而今年可谓是火了玉米!文件一经公布,玉米期价冲高回落,但是仓量齐增,主力05合约盘中增仓超80万手。从内容上来看,这长达一万三千字的“一号文件”农业圈可是期盼已久,今年的主要内容依旧围绕“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”。主要传达的宗旨为:继续调减玉米种植面积、使国产玉米更有竞争力、调整大豆目标价政策、玉米出口政策等。
对于饲料行业来说,一号文件对养殖与种植两方面的影响基本可以延伸至饲料行业:一个是上游原料端的价格波动,另一个则需求终端的消费动态。
【饲料企业玉米采购补贴】
去年11月东北地区公布了深加工企业补贴政策,紧接着今年春节前又公布了当地饲料企业玉米采购补贴政策,同年3月吉林省再度“追加”一条饲料企业福利:本次饲料企业玉米采购补贴范围扩大至年产2-5万吨的企业,补贴金额120元/吨。在玉米临储政策改革为“市场化收购 补贴”后,决策层开始采取下发补贴政策,为了鼓励多元化收购,解决农户卖粮难问题。上文我们也提到,影响玉米价格上涨的一个因素就是贸易环节抢粮。对于东北饲料企业来说,领取补贴就要采购当地玉米,因此企业采购量的加大导致了玉米价格上涨。
上半年进口数据还是如此惊人?
众所周知,我国90%以上的大豆需求都是依赖进口。海关数据显示,2017年5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959万吨,1-5月为3712万吨,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9.8%。
国内机构预估:6月份大豆进口量预计也将高达900-920万吨,7月份的到货量预期880-900万吨,8-9月份到港量则初步预期分别为800万吨和650万吨,按上述数据推算,2016/17年度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保守估计将超过9160万吨,比去年的8300万吨增长近1000万吨。可见,今年的豆粕市场将在供应宽松的大环境中持续被打压。中国的油罐子已经握在外国人手中,若猪肉、玉米再步大豆后尘,那将成为国人永生之痛啊!
还记得前两年开始的玉米价格持续跌至谷底么?除了国内供需失衡以及临储政策改革的影响之外,进口粮食的大举“入侵”同样占据了打压国内玉米的重要位置。不过今年上半年由于我国玉米价格持续走低,进口粮食性价比优势不再突出,进口量也出现明显下滑。海关数据统计:我国5月玉米进口量为4.22万吨,同比减少95.93;1至5月累计进口量为35.22万吨,较去年同期下滑87.59%。
尽管上半年玉米玉米进口量明显下滑,不过7月开始却是真正的进口粮食到港高峰期。一方面由于7月开始农产品增值税率将从13%降至11%;另一方面则是国内玉米上涨、进口玉米下跌,两者间价差再度被拉大。导致国内企业将再度转向进口玉米的采购,加之前期企业采购的进口大麦、高粱等谷物将在7月执行合同,将给国内市场带来一定打压。